在最近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上,福大北斗通信团队捧回了金奖,并与太冠资本成功签约。
同获金奖的还有福大“E-chat智能手套”团队。此外,福大的“钱来乐”、“金融大数据参谋”两个团队均获得铜奖。
两金两铜的好成绩,让学院在全国参赛的2000多所高校中排名第八,成为我省唯一获得金奖的高校。这也是福建在此项赛事上首次夺得金奖。
近年来,学院在高水平大学的建设过程中,探索出一条崭新的双创教育道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帮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勇敢的逐梦者。
“顶天”又“立地”,课程改革让双创教育开花结果
“创新创业工作要做好,既要‘顶天’,也要‘立地’。”学院党委书记陈永正认为,“立地”是要着眼地方产业发展,将双创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学院主动对接福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在战略产业方面,学科专业覆盖率达到93%,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达到全覆盖;而“顶天”,指的是高校创新创业与最前沿的专业发展和学科相结合,确保理念上与技术上的领先。
“北斗通信作为科技型企业,技术是关键。”福大北斗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余之喜说,3年来,团队依托福大物信学院的射频微波及通信方面的学科力量,不断在北斗天线、基带、终端及软件等方向探索新应用,不断开拓创新,才能在北斗民用核心部件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他说,团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在学生创新创业、专业技能培训、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公司成立后还享受到了学校办公场地免租金、设备仪器使用等各方面的扶持。
为了保障双创教育与专业教学不分家,近年来,学院从改革课程体系入手,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高度融合的培养模式。
在双创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包括大一、大二的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大二、大三的创新研究型、创新应用型或创新创业型等不同的培养模块,大三、大四的高年级创新研讨课、专业核心课、个性化课程等,实现了100%的学生都能接受双创教育;辅以“创业校友报告会”、“创业榜样走进福大”、创业沙龙、创业故事展播、创业集市等多样活动普及双创教育,营造创业氛围。
学院以科技创新促进学生创业实践,设立了学生文化科技创新奖学金,对公开发表学术科技成果者、获得专利者和学校认定的各类竞赛获奖者予以奖励。对大学生参与科研训练计划、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公开发表作品和成果,以及各类学科竞赛获奖者等奖励学分。还允许各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压缩专业总学分,给各专业制定培养方案一定自由权,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自主设计空间。
实战锻炼中,“创业这件事的轮廓逐渐清晰”
“作为偏重理工科的学院,我们在科研创新方面是强项,但学生主动创业意识不一定很强烈,团队管理、市场营销、对外展示等方面也比较薄弱。”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夏钢老师介绍说,为破解短板,学校除了鼓励跨学科、跨学院合作,加强校企合作,也很注重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创新比赛、创业大赛,在实战中激发创业意识,磨炼各方面能力。
2014年8月,该学院的机械电子科技创新团队荣获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最高荣誉——“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
“进入机械电子创新团队后,我们在每天晚上9:30晚自习结束后,一起探讨项目设计,完善比赛项目。”今年7月刚毕业的张森鑫,拒绝了外地企业的高薪聘请,和校友吴海涛一起创业,打造工业机器人项目。在校期间,他们设计的“智能爬楼机”已在各项赛事、展会上引起了多家媒体的关注。
“现在一边创业,一边指导学弟学妹进一步完善爬楼机。”他告诉记者,以往虽说有创业的念头,但并不清楚创业到底要做什么、往哪个方向走。但在团队多次参加创新竞赛、创业大赛的实战中,他学习了如何完善成果、介绍项目、推广项目,也接触了不同行业的创业团队、创业导师和投资机构,“创业这件事的轮廓逐渐清晰”。
夏钢老师告诉记者,在“一年级重基础、二年级重实训、三年级重赛事、四年级重项目”的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带动下,学院超过80%的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和科研实训。进入“小平团队”的学生,多的每年参加三四个大赛。他们在一次次的比赛中巩固专业知识技能,学以致用,3D打印机、机器人、“壁虎画师”……一个个创新项目也“磨”了出来。
近年来,福大相继推出了“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十佳创业项目评选、“创青春”创业大赛等一系列比赛,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创新创业大赛;每年拿出约170万元,作为学生到省内外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的专门经费,各学院还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套。每年,学校约有40%的同学参与各类各层次的竞赛,成绩也十分亮眼,仅2010-2015年,福大学生在国际国内大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奖励达到了3313项。
福建日报: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6-12/01/content_982632.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