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简介】
学院摩擦学研究所主要从事摩擦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解决摩擦制动领域、加工(制造)过程摩擦学领域及各类工程接触摩擦的关键问题,同时开展相关的应用技术研究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为我省与摩擦学领域相关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提供技术支撑和创新平台。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知名度,实验设施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目前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项,福建省重大科技项目及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共计30多项课题。研究成果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课题组已发表300多篇相关学术论文,其中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超过100多篇。研究团队学历层次较高,职称、专业结构配备合理,而且中青年成为中坚力量,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后劲。科研主力多为35~50岁年龄段,其中具有博士学位人数超过70%,副高以上职称人数达68%以上。总之,本团队研究方向明确,队伍稳定,具有良好的协作性,积累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为跨学科开展前沿性、交叉性的制动摩擦学基础研究提供充分的技术和人力保障。
【研究所所长】
林有希,博士、教授、博导,学院摩擦学研究所所长,学院机电工程中心(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理事;摩擦、减摩、耐磨材料与技术专委会副主任;福建省刀具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摩擦学方向)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先进制造技术方向)博士生导师。
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基金、福建省科研重点、福建省发改委、福建省经信委等资助的10多项有关摩擦学和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80多篇,获得5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
2007年12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评为“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2009年6月获得学院2008-2009学年教学优秀二等奖;2011年1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评为“福建省专利三等奖”(排名第二);2011年6月获得学院2010-2011学年教学优秀二等奖;2012年6月获得学院2011-2012学年教学优秀一等奖,获得学院教学名师奖;2012年11月获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2013年4月获得学院教学成果特等奖;2014年9月获得“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研究所成员】
高诚辉林有希刘明潘伶黄健萌李明林林正英周超何福善
任志英高增法卢月美林谢昭涂俊翔郑开魁曹同生林华江星莹
【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发明专利】
成 果 名 称
| 获奖名称及等级
|
一种混杂纤维摩擦材料及其制备
| 福建省专利三等奖
|
新型陶瓷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制动片的研制
| 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
外加磁场在低温镀铁中电磁特性的研究
| 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
“非晶态Fe-Ni-P合金电沉积及其镀层性能”
| 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
超级双相不锈钢铸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 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
专利名称
| 专利类型
|
一种天然纤维与晶须混杂增强的汽车制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ZL 200910111304.4;中国
| 发明专利
|
晶须增强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的制备方法(ZL 2006 1 0018799.2,证书号第491986号)
| 发明专利
|
一种晶须增强汽车制动复合摩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ZL 200910111305.9;中国
| 发明专利
|
高分子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ZL 2006 1 0018800.1,证书号第358496号)
| 发明专利
|
一种混杂纤维摩擦材料及其制备(ZL 1 32186.0,证书号第292825号)
| 发明专利
|
【学术带头人】
高诚辉: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学院原副校长,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带头人,福建省制造业数字化设计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福建汽车联合研究所所长;兼任福建省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委员、福建省副主委,国际期刊《Friction》、《润滑与密封》、《材料保护》和《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等杂志编委,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副理事长、设计分会理事,中国图学会理事等;曾任CJCM2006 国际学术会议副主席,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的分会场主席和学术委员会成员;2004.12.受中国工程院邀请,在北京中国工程院第二届工程前沿研讨会上做特邀专题报告,并多次在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做主题报告。
1993年任学院机械系副主任,1996年主持工作,1997任系主任,2003年任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院长,2007年任至诚学院院长,2007年8月至2013年11月间任学院副校长。主要从事摩擦学与数字化设计领域和工程教育的研究,先后负责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质量工程重大项目2项、教育部博导基金2项、机械工业部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福建省协同创新、福建省重大科研等30多项科研、教研和研究平台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和专利三等奖1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5项。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80多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00多篇次。
【摩擦团队未来发展方向】
为了与省内企业摩擦领域的发展更好地结合,我校摩擦学研究所今后的发展将朝着绿色、环保、节能方向前进,并逐步形成以干摩擦为主的摩擦学团队,力争在制动材料的研制、自润滑材料的制备及微纳摩擦学性能研究以及对于加工中的摩擦学进行更深一层的研究。
1)制动摩擦材料研制及应用
以学院摩擦学研究所在新型制动复合材料、新型自润滑复合材料的设计、研发以及摩擦学机理方面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在福建省科技重点计划等系列项目资助下完成新型纤维增强制动复合材料的研制,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今后将以高性能、环保化为主要研究目标,包括选择可降解的天然植物纤维作为增强相或填充相加入制动材料配方中,同时探讨可溶性高比强度的无机盐晶须作为复合材料增强相或改性剂,采用粉煤灰、高炉矿渣微粉、煤矸石等工业废渣提取物作为填充相加入到树脂基制动材料中,可起到废物再生的目的,等等。目前团队中以何福善、郑开魁等老师为主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2)工业摩擦学
工业装备在实际加工中存在着噪声、振动与局部高温等问题,使得工件与工具之间的摩擦磨损问题严重,如刀具的耐磨性、耐热性及稳定性等,其与工件最终表面质量形成重要关系。我校摩擦学研究所针对省内主要企业在加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地研究。如实际刀具(磨头)在切削(或磨削)过程寿命较短,林有希、林正英、黄健萌和任志英等几位老师通过试验、仿真等手段完成了切削、磨削、抛光等加工工艺过程的摩擦去除机理研究,建立合理的加工模型,分析其摩擦学性能与加工工艺,最终提高其加工质量与加工刀具寿命。今后将继续优化加工工艺,实现加工降噪,努力朝绿色加工方向发展。
3)工程应用接触摩擦学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应用于微、纳米条件下的许多摩擦副也属于干摩擦学范畴。例如对于MEMS中的许多摩擦副,建立在经典力学基础上的传统摩擦学理论已不能指导这类摩擦副的摩擦学设计。如何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摩擦学技术,也是我省乃至全国许多高端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目前福建省多家精密仪器厂家为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电力设备及纳米器件,开展了各种通过表面涂层技术、建立表面及界面热力磁等多因素耦合关系模型等方法以提高其设备或器件的性能要求。黄健萌老师针对MEMS接触问题,进行了覆膜基底与微悬臂梁间粗糙面重复冲击接触-分离的动态接触特性分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刘明闽江学者针对器件中的半导体物理性能提出了合理的表征方法,解释了在接触过程中出现的磨损问题。因此,微纳尺度的接触摩擦学也将是本团队研究主力。